亲侄子乌江自杀 权力面前亲情一文不值

  纵观垓下之战,项羽之败也是必然之势。为筹备此战,刘邦可谓谋划已久,做足了准备,韩信、彭越不至,他仅以自己在广武涧前的嫡系部队,虽然人数可能多于楚军,但与霸王争锋,他既没这个胆,也没这个勇,更无半点胜算,所以只能左想办法右想办法,劝说韩、彭出兵,直到三十万大军齐集,才终于鼓起了与项羽决战的勇气。

  三十万军队战胜十万军队虽不能断言胜之不武,但也不是那么十分光彩的事情。所以刘、项决战一局,刘邦胜了战斗却未留下佳话,倒是失败的项羽因此在历史上有了光彩的一页,霸王别姬,乌江自刎,率二十八骑在万军丛中如入无人之境,为他悲剧的一生留下了最动人的最后的画面,记载在史册里,映照在后人的脑海中,挥之不去。

  刘邦在垓下一战,用的都是步步进逼、围追堵截、以多吃少的策略。项羽仅剩八百亲随时,他都派出五千兵马去对付,在人数上六比一还多。由于项羽的英名太大、霸气太盛,所以刘邦在他身上所押下的悬赏资金也是相当昂贵,获其头颅者,赏千金、封万户侯。所以,在乌江边上,项羽自杀后,汉军为争夺他的尸体,甚至磨刀霍霍向战友。在利益面前,真是人性尽失。

  争抢尸体,也是狭路相逢勇者胜,你抢我夺,自相残杀,汉军死了好几十人,最后王翳抢到了项羽的人头,吕马童、杨喜、吕胜、杨武等四人,一人抢得一肢,他们如获至宝,喜不自胜,争向刘邦请功。刘邦除掉了项羽这个心腹大患,也异常兴奋。既然承诺在先,高兴之余,便大封起“功狗”来,封王翳为杜衍侯,吕马童为中水侯,杨喜为赤泉侯,杨武为吴防侯,吕胜为涅阳侯,其他人等,也依次论功行赏。

  霸王一死,楚国望风而降,但鲁国却因义帝熊心曾封项羽为鲁王而坚守到最后。见鲁人负隅顽抗,刘邦恨极,打算派大军围攻鲁国,甚至还有屠城的准备。不过,刘邦知道这是鲁人守礼,为主守节,便放弃了进攻屠城的想法,而是让将士们持着项羽的人头,召降鲁人,最后,鲁国投降。之后,刘邦亲自为项羽发丧,以鲁公之礼埋葬项羽,并为其掬了一把同情泪。刘邦不算英雄,故他流的泪不是英雄泪,那是流给史官看的pose泪。

  当然,刘邦也有其宽容大度的一面,灭楚之后,对于项羽的亲属都作了较好的安置和分封,项伯因身在楚营心在汉,屡屡帮助自己,刘邦封他为射阳侯,赐姓刘氏。项襄、项佗等人,也都封侯赐姓,像对待项伯一样。只是,不知刘邦与项伯是否如先前的约定,结成了亲家?

  垓下之战,是韩信和刘邦之间的真实较量。在垓下之战中,楚军大败,垓下之战还因此衍生了许多成语。垓下之战衍生的成语,至今还经常被人们用在生活当中。今天,小编将还原垓下之战的真实情景,带你走进一千年前的垓下之战。

  垓下之战指的是汉高帝五年(公元前202年)十二月,在楚汉战争中,楚汉两军在垓下(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)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。

  汉五年十二月,刘邦、韩信、刘贾、彭越、英布等五路大军于垓下(今安徽灵璧南,一说今河南淮阳、鹿邑间)基本完成了对10万楚军的合围,史称垓下之战。刘邦立刻任命韩信为联军统帅,指挥大军作战。韩信命刘贾、英布军自南将楚军外围出路全部封闭,命彭越军自北封闭通路,韩信军三十万于刘邦本部军主力则合成一股,向困守垓下的十万楚军发起进攻,展开决战!